運用『系統化』教學的三大結構-
麟角、牛肚、豹尾
中國元代文人喬夢符用『鳳頭、豬肚、豹尾』來比喻寫文章的三大結構
/
一、系統化結構的重要性:
中國元代文人喬夢符用『鳳頭、豬肚、豹尾』來比喻寫文章的三大結構,意思是說:『文章的開頭,要像鳳凰的頭那般的華麗、令人注目;正文,要像豬的肚子般充實飽滿;結尾,要像豹尾那樣短捷有力!』
教學和寫文章在目的上雖然略有差異,但對於開場和結尾的重視程度卻是相同的。不過教學的對象清楚、目的明確且重視學習成效。因此,我把教學的三大結構調整成以『麟角、牛肚、豹尾』來做比喻。
也就是說,教學的開場要像麒麟的角一樣的犀利尖銳(想像如獨角獸般的神獸!),一針見血、精彩破題;主體內容要像牛肚般的浩盪飽滿、內涵豐富(因為牛可有四個胃呢!) ;結尾則要如同豹尾般的收結有力、戛然而止、耐人尋味。系統化的三大結構就是要做到讓學員明白『為何而學?』、『學到什麼?』,最後反思『要如何實踐?』。
二、開場和結尾意涵:
唐代詩人白居易在《新樂府序》中也提到:『首句標其目,卒章顯其志。』也就是說文章的開頭要切題,要開門見山;而結尾更要能達到進一步深化主題思想的作用,充分顯示出作者立言的本意。
明代學者謝榛在《四溟詩話》中有更有深刻的比喻:『起句當如爆竹,驟響易徹;結句當如撞鐘,清音有餘』。指的是,文章一開頭,就要像放鞭炮似的,使人耳目為之一震;而結尾,又要像敲鐘似的,讓人覺得餘音繞樑。
這些關於文章開頭和結尾的描述,儘管比喻的方式不同,但實質上都不約而同地強調要寫出一篇引人注目又印象深刻的好作品,絕對不可以輕忽開頭和結尾對文章的重要性。
三、開場的重要性:
俗話說:『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教學也是一樣,一場教學不論準備了多少豐富的內容,千萬不要輕忽這簡短開場的重要性,因為它將會為這個課程『定調』。一個引人入勝的開場能引發學員對主題的關注、易於領會課程目的,也能激發學習興趣,使之樂於聆聽和期待接下來的內容。因此,一個好的開場必須要能達成以下四個目的:
1.拉近距離、緩和氣氛:
這個目的又稱為是開場中的『暖場』,也就是講師在正式進入主題前,先談一些和主題不一定有相關的內容,或設計些有趣的問題進行問答互動,或帶領學員做些簡單的活動,拉近講師和學員間的距離,增加學員彼此的熟悉度,讓學員暖心、暖腦或暖身,緩和課程一開始的較為嚴肅的氣氛,塑造一個輕鬆愉快的學習氛圍,也可稱之為『能量圈』。
2.引發興趣、取得關注:
這個目的又稱為開場中的『破題』,也就是講師可以運用不同素材和的技巧,巧妙的引導進入課程主題,激發學員對主題的關注和興趣,進一步強調這主題的重要性,讓學員願意持續關注和投入後續的課程活動中。
3.建立專業、取得信賴:
這個目的通常稱為『Why me?』,也就是講師必須讓學員知道今天為什麼是我來授課?我有何資格能站在這裡?我能分享哪些內容?認識我的好處是什麼?上課前,講師必須透過簡單的自我介紹,建立起自己的專業信賴感,學員才會對後續的講授內容更有期待。
4.簡述內容、預告收益
當達成以上三個目的後,學員已經對於課程有所期待了,這個階的目的就是讓學員瞭解,這個課程可以為他們帶來什麼好處?會學習到哪些內容?講師可透過課程大綱的說明,讓學員大致了解接下來的教學內容,並說明教學方式及時間的安排,和學員取得教學共識。
若能精確的做到以上四個步驟,必能為接下來的授課旅程取得一個絕佳的起點。如同這句俗語說的:『頭過、身就過!』,精彩的課程就此展開了。
四、結尾的重要性
寫文章時若能在最後一段做個全文總結,或是首尾呼應已經是很不錯的表現了。但如果結尾又能做到深化主題、提升內容的思想層次,或令讀者掩卷之後仍有餘音嫋嫋、繞樑三日的功效,這才是一段有力道的收尾。
同樣的,課程是否能順利的劃下完美的句點,讓學員能回味無窮、留下深刻的印象,結尾是非常關鍵的。但為何課程收尾時,要如同『豹尾』般呢?因為豹在奔跑的時候尾巴特別有力,同時也起了一個『平衡』作用,課程結尾要能做到鏗鏘有力、發人省思或促人行動,並和開場相呼應、一氣呵成,才是最完美的。
這就如同一場跨年演唱會,尚未進入主流程前,通常由較不具知名度的樂團或歌手來炒熱現場的氣氛,如同課程的暖場般。演唱會正式開始時,主持人一定會介紹出大家所期待的大咖歌手來唱『開場』,迅速炒熱全場氣氛,接下來數小時漫長的表演,也必須要肥瘦搭配,掌握好起、承、轉、合的節奏,觀眾才不會感到無聊,但最終讓觀眾願意持續等待到演唱會結束的原因,當然就是結尾的設計,也就是『壓軸』藝人的精彩演出,如此才能讓觀眾覺得不虛此行,意猶未盡,為整個演唱會劃下完美的句點。
/
【更多資訊】
“萬事起頭難”,想要用三言兩語瞬間抓住學員的心、絕非易事。